|
近年來,因過量飲酒導致死亡的案例時有發生。數據顯示,全球每年約有300萬人死于飲酒,中國人的飲酒量呈現上升趨勢,尤其是男性。近日,一項專門針對中國成人進行的調查提示,中國男性飲酒與61種疾病風險呈正相關。該研究發表在了國際權威期刊《自然-醫學》上。
. x% {0 R2 p6 _# x* f2 e# Q; j1 W
) E9 [" W' Z* }1 H: u: j4 `, w0 P" A, R) g7 I1 J- Z
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飲酒與207種疾病的關系,使用的是中國慢性病前瞻研究數據庫中的數據,由牛津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科研人員共同完成,涉及51.2萬成年人,隨訪12年,其中41%為男性。研究開始時,33%的男性每周至少飲酒一次,平均飲酒量為286 克,以烈酒為主;在有飲酒習慣的男性中,62%的人每天飲酒,37%表示偶爾喝大酒。結果發現,中國男性飲酒與61種疾病風險相關,其中28種疾病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與酒精密切相關,如結核病、肝癌、結直腸癌、糖尿病、酒精性肝病、胰腺炎、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等。每周酒精攝入量增加280克,這28種疾病的整體患病風險增加22%。其余33種疾病與酒精的關系,世界衛生組織并未報道過,包括肺癌、胃癌、白內障、胃食管反流病、胃潰瘍、痛風等。但本次研究顯示,每周酒精攝入量增加280克,這33種疾病整體風險增加12%。! c) t+ G+ {/ t" K$ k" \: x" B
/ p1 F6 p+ T2 g2 J$ D* ^+ B研究還發現,與偶爾飲酒的男性相比,經常飲酒的男性發生各類疾病的整體風險明顯更高,住院次數也更多。其中,相關癌癥風險增加30%,肝硬化風險增加39%;某些飲酒模式,例如重度飲酒(暴飲)或在用餐時間以外飲酒,尤其會增加某些疾病風險,比如,重度飲酒者糖尿病風險增加23%、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增加11%,餐外時間飲酒者肝硬化風險比就餐時飲酒者高49%。7 [2 A9 r9 e8 s# `4 B
5 k$ y; r% Z9 C4 b4 B3 @
研究人員單獨評估了女性的飲酒情況,發現女性中僅有2%有飲酒習慣,且酒精攝入量和疾病風險的關聯性比男性低。研究人員分析,這可能是因為研究中女性飲酒的比例較低,導致評估酒精對女性的影響效果有限,因此,對于女性飲酒和疾病的風險解釋需要更為謹慎。( i- L( T( p v& B" N7 [" M
d6 U. b4 g9 k: d7 I) ? u6 c
牛津大學研究員、論文的第一作者嚴碧琪博士表示,飲酒對健康的負面影響比以前確定的要廣泛得多,新研究結果表明,這些關聯很可能是因果關系。北京大學流行病學專家、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中方負責人李立明教授表示,這項研究提示,中國需要更嚴格的酒精控制政策。
" B7 T& w& d8 J4 V- r( x; j
7 m0 T- @. h1 ]3 B- u: Q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邊波告訴“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”記者,從目前的眾多研究來看,酒精是沒有安全劑量的。也就是說,只要飲酒,無論多少,都會危害健康。一般來說,女性對酒精的耐受量比男性低,因此同等飲酒量的情況下,酒精對女性的危害可能更大。研究顯示,飲酒(即使酒精攝入量很低,10~15克/天)也可增加女性乳腺癌風險。因此,對于任何人來說,都不鼓勵飲酒,包括飲用藥酒、葡萄酒等。我國很多健康指南建議“戒煙限酒”,其中“限酒”要做到以下幾點。
: d6 G( E9 M5 M ?5 Z! o- p: Z3 D
( b/ k) N2 }. O0 v; e$ C1.有些人群要嚴格禁酒。比如孕婦、乳母,否則會影響胎兒和嬰兒大腦發育,孕期酗酒還可能導致胎兒畸形;兒童青少年也不應飲酒,他們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,即使少量飲酒,也會導致注意力、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下降;肝功能不好、胃潰瘍等特殊疾病人群,最好也不飲酒,以免加重不適。
2 a# ~& f% c; J8 s/ z! C5 D2 U- | P6 Q' {2 R! v
2.不得不喝時必須要限量。從不喝酒的人盡量不沾酒,有飲酒習慣的人要限制飲用量,不貪杯!吨袊用裆攀持改希2022)》指出,成人如飲酒,一天最大的酒精量建議不超過15克,相當于450毫升啤酒(4%),150毫升葡萄酒(12%),50毫升白酒(38%),30毫升高度白酒(52%)。+ y" y J, B) x, D2 S6 @* U
3 N8 U2 B- g$ _5 ^. x% c
3.聚餐時不勸酒、不酗酒、不斗酒。邊波強調,很多過量飲酒都是不文明的勸酒文化導致的,建議聚餐時不勸酒、不酗酒、不斗酒,文明飲酒。在不得不喝的情況下,喝酒前要吃點餅干或面包墊墊底。喝酒要慢些,小口喝,多喝白開水,這樣能將酒精稀釋,減少肝臟負擔! |
|